财新传媒
2011年07月04日 09:28

中国GDP超日本:忘记GDP,铭记历史

蓬勃发展的中国对于日本是利好消息。也许听起来古怪,但是,北京的健康对东京大有裨益。

黄海的另一侧坐落着日本投资和出口的最大目的国。中国对日本列岛的繁荣至关重要。因此,如果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不要感到担忧,尽管这种轻松安适并不能弥合过去的伤口。

两国的仇视始于上世纪初日本对中国残酷的侵略和占领。中国人认为,日本仅对中国遭受的苦难承担了微乎其微的责任。除了表示后悔,日本政府未曾有过任何...

阅读全文>>
2011年07月01日 09:28

伴随发展的自卑情结

于三亚举行的金砖四国会议凸显了新兴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本次会议最终的、最广泛的分析:共同利益战胜分歧。

 

拨开众多附带成果,中国政府终将主导金砖四国集团的可能得到了普遍关注,因为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比其他三国的总和还要大。印度尤其对这种支配地位感到恐惧,毗邻这个唯一另外一个金砖四国亚洲成员令其喜忧参半。政治家和知识分子之间的辩论再次成为焦点。事态多少有点讽刺:印度经济增长越快,中国变得越不能...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27日 09:12

IMF:二元和谐之绝唱----- 由罗马诺・普罗迪,CEIBS中联教席教授执笔

50多年来,美国和欧洲分管维持、促进世界金融稳定和发展的两大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其成立初衷是致力于监管国际货币体系,为陷入困境的国家雪中送炭。历来,欧洲(尤指法国)掌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美国统领世界银行。鉴于美国和欧洲——时有日本的积极参与——60多年来一直引导着世界经济的走向,双方的权力分享理所当然。

然而,近几十年间,世界资源的发展和资产托管历经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21日 03:32

粮食安全:中国与世界 -- 罗马诺・普罗迪

粮食安全:中国与世界

罗马诺普罗迪

中欧国际商学院(CEIBS)中联重科中欧教授对话

挑战

我们面临三大全球危机——环境、金融和粮食。其中,最尖锐的要属当前的金融危机;最令人恐惧的是隐现的粮食危机;最令人担忧的是气候变化。三大危机各有不同但又紧密相关。

我们不宜在这里深究每一项挑战。但让我们试想一下:全世界每天新增人口22万,那么到2050年将有30亿人仅靠每天不到2美元的收入维持生活。城市化意味着需要更...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20日 17:02

马云的骄傲与耻辱

马云成为财新网批评的对象。阿里巴巴与雅虎和软银的争端也许比其创始人兼总裁马云牵涉的法律问题更加危险。马云的行为超越了法律的界限,辱没了道德操守的圣洁,违背了对合伙人和股东的忠诚义务。

北京的机关报《中国日报》已经大篇幅报道了马云转移支付宝股权事件,可见其波及面之广。与此同时,其他的权威报刊,包括《南方早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也非常重视这件事。据透露,马云将致力于为阿里巴巴及众多其他相关...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17日 09:32

出口兴隆难抵进口优势

中国最新外贸统计数据复杂但不冲突。事实上,五月份中国进出口额均扶摇直上,出口再创历史新高(1570亿美元)的同时,进口也交出亮眼答卷,实现破纪录增长。由此,外贸顺差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下降。2011年前五个月的顺差额为230亿美元。中国的贸易顺差下降并非偶然,而是经过年度数据分析验证。比起波动不定的环比评估,同比数据更加可靠。

有效贸易顺差额于2008年达到庞大峰值3000亿美元,自此出现连年下降趋势:2009年1980亿美...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17日 09:30

德中能源战略 -- 亚洲观察家, Alberto Bazzan 教授

近日,德国政府在联邦议会两院的鼎力支持下(实属历史罕见)批准国内核电站于2020年前后——仅九年之后——全部关闭。

那么,关闭核电站的主要动机源起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还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呢?福岛事件证明:毋庸置疑,核电站的风险水平与诸如地震或海啸等外部风险无关,而是与项目设计本身存在本质联系。任何人都无力降低或控制类似的风险。项目的技术缺陷难以纠正。

此问题的经济层面在于:谁将为损失埋单?日本政府及纳税...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14日 09:49

双城记之嘉汉林业

 嘉汉林业活脱脱演绎了一幕《双城记》。恰如查尔斯・狄更斯这部举世闻名的小说,这家中国公司在两座城市遭遇了悲剧性命运。在多伦多,安大略证券委员会对嘉汉林业经营活动展开调查。旋即,公司的股价几天内从18.21加元暴跌至4.92加元,并于6月8日停牌。股东损失惨重。同时,在港交所,嘉汉林业控股的绿森集团股价也因母公司的欺诈指控而狂泻。嘉汉林业是中国领先的森林管理和植林运营商。

嘉汉林业的投资人包括亿万富翁约翰・保...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13日 09:41

金融安全:中国与世界 -- 罗马诺・普罗迪主席致辞

 

简介

尊敬的各位贵宾,

女士们、先生们,

金融业从未像过去几年那样对世界经济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金融市场触发了一场经济危机。金融改革失利必将危及经济复苏进程。越来越多人认为:如若不能对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进行大刀阔斧地整改,长期、稳定的发展将受到威胁。

每个经济组织都拥有一番对健康金融体系的畅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金融界的混乱将对实体经济运行造成长期、无法补救的破坏。只有一个监管得力的全球金...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08日 09:21

借债还钱

 如果你发现水管到处是破洞,你还会继续注水吗?面对水管那端的口渴难耐,只要能承担得起一些浪费,答案想必是肯定的,何况这条管子也不长。让人解渴之后,再修补破洞也不迟。

这则隐喻意指中国政府救助危如累卵的地方财政的计划。中国银监会和发改委打算再一次与银行系统分担成本重组地方负债。一批特殊目的公司可能会购买这些债务。

2009年至2010年,商业银行向地方系统注资27亿美元以巩固内需,从而也更加顺理成章地控制了...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01日 09:38

印度大步跨进非洲

 印度人在非洲的生意如火如荼。这在几年前简直难以想象。当时,非洲大陆与印度次大陆似乎都走了霉运。

如今,双方合作热情高涨,经济持续向好。印度已成为非洲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洲、中国和美国。此外,印度在非洲大陆的投资跻身世界第三位,涉足矿业、农业、电信和消费品。印非之间贸易日趋频繁,反映出经济结构的差异化。

印度经济的增速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48个州)今年的平均...

阅读全文>>
2011年06月01日 09:38

五年规划(2011-2016):通往复杂未来的桥梁

 中国必须调整经济模式以抵御可能在2015年后来袭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初期生机勃勃的经济趋向低速发展。截至2015年底的中国“第十二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明智地将工作重点放在促进国内需求、高科技制造业、海外直接投资和人民币国际化。

鉴于其他新兴国家暂时无力与之抗衡,中国经济2015/2016年前不会遭遇冲击。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和第四大消费国。然而,面临2016年后的重重困境,中国也无暇庆祝。扩大内需...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27日 10:01

IMF:最后一轮由欧洲人掌舵

 

IMF:最后一轮由欧洲人掌舵

如果世界银行的领袖由美国委任,那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必将出自西欧。然而,随着新兴国家对IMF的所有权和资助不断增加,这个不成文的规矩也开始受到质疑。

 

新兴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角色,其重要性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显露无疑。虽然仍然面临一些障碍,但从非欧洲国家提名新一届IMF总裁也许即将成为现实。目前,中国政府还没有正式要求中国候选人来领导IMF,但是...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27日 10:01

隐匿的陷阱?

 

中国的人均收入已从1978年155美元跃升至2011年4300 美元。然而,一些人并未对空前的成功引以为豪,而认为是一种危险。中国现在正置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区。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僵持在过去的成功和未来的挑战中不得前行。这是经统计学证实的一种危机。

 

2007年,世界银行杜撰了这个名词用以形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命运——他们在消除贫困过程中成绩卓著,但是无法持续进步进而实现繁荣。假以时日,生产成...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23日 10:21

警新加坡鉴往知来

 5月7日新加坡大选在惊喜、蝉联和隐退中落幕。饶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使两党收获比起国家的挑战微不足道,执政党和反对党均对选举结果感到欢欣鼓舞。自从1959年(新加坡独立之前)便开始执政的人民行动党(PAP)赢得了87个议席中的81个。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这种结果无疑是压倒性胜利,然而,在城邦国新加坡却不得不说是局部失败。由社会民主主义者领导的反对党——工人党(WP)获得六个议席。鉴于行动党历史上从未让出多于四个议席,...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23日 10:20

辐射无界

 围绕巴基斯坦的新闻难得让人愉快。自然灾害、战争、边境冲突的阴霾笼罩着该国的经济发展、基建和扶贫进程。甚至最近本・拉登的阵亡也勾起了人们噩梦般的回忆。鉴于过去的“不良记录”,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特发表声明以平复邻国的担忧和国际社会的畏惧:巴基斯坦两座核电站均未出现核辐射。日本海啸后,惨遭破坏的福岛核电站可能污染全球。巴基斯坦属于地震多发区,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激起了人们对其核设施的担忧。

巴基斯坦...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20日 09:39

与习近平副主席真诚握手

 

 

中国友好与热诚的标志: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即将前往意大利参加6月2日罗马举行的国庆节庆典。同时,与意大利政治和经济代表进行高峰会晤。习近平是国家主席胡锦涛的唯一接班人,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及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几年前,习近平便开始以这种非官方立场出访战略要国,熟悉新职责。这是非常明智而富有远见的做法。待2012年秋季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时,...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19日 10:27

世界喜讯:中国居民跻身消费者

 

若中国促进内需,其影响将波及全世界。这条巨龙的贸易顺差已从2008年的8%(国民生产总值占比)降至今年的2%-3%(预测值),最近两月还出现了罕见的贸易赤字。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仅次于美国,领先于德国。显然,中国模式正在被重新审视。卓有成效的投资-生产-出口的产业链正在被更加均衡的目标——内需驱动型增长——所取代。内需将由消费和进口支撑。

中国社会看似能够成熟应对转型...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17日 09:28

住房:必需品?奢侈品?

 

中国政府也许不能在一瞬间完全控制本国的房地产市场,但绝对可以规划其未来走向。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结束后,中国政府正式宣布:即刻启动为期三年的公租房计划(2011-2013年),总值达2000亿美元,用以支持低收入家庭(共3600万户,2011年1000户)的建筑成本。此外,该计划还包括资助土地购置以及支付搬迁费。

这一决策旨在扭转豪华公寓、写字间和商品楼的旺盛开发趋势,这几类地产在过去几年占据了...

阅读全文>>
2011年05月12日 14:06

跨国公司在中国:从国际化到全球化

外国公司的最大难题就是抢滩可观的中国市场份额。尽管出口或投资中国的公司与日俱增,尽管彼此业务往来日趋频繁,外国企业家依然不满现状,似乎中国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目睹着中国日渐繁荣、市场蓬勃扩张,但无论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外国商业伙伴都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与信心。他们原以为向国际贸易敞开大门的中国能够快速融入国际常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令人挫败。

中国似乎始终将不断膨胀的财富据为己有,让那些企盼“双赢局面...

阅读全文>>